一别两宽,此情向晚书中的两位主角是梁知青沈向晚,由网络大神梁知青编写而成,这本书字斟句酌,回肠荡气,梁知青沈向晚的详情概要:“而且参军也是很好的出路,我都跟你分析过,也是认真的,你怎么就觉得是我在害你?说得像我把你推进火坑似的,有意思吗?”沈向晚跟在我身后,喋喋不休。她越说情绪越激动,最后直接拽住我的胳膊,不让我再走。
《一别两宽,此情向晚》精彩章节试读
“而且参军也是很好的出路,我都跟你分析过,也是认真的,你怎么就觉得是我在害你?说得像我把你推进火坑似的,有意思吗?”
沈向晚跟在我身后,喋喋不休。
她越说情绪越激动,最后直接拽住我的胳膊,不让我再走。
“再说了,你家里困难,我也主动承诺了会帮你解决后顾之忧!”
“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机会,你怎么就解读成我故意害你,见不得你好呢?”
我震惊地回头,用力甩开她的手。
“那还真是要谢谢你的深思熟虑了。”
“不过我的事,从今往后,都与你无关。”
说完,我用尽全力,朝前跑去。
身后的人没有再跟来,只传来一句夹杂着愤怒与失望的喊声。
“顾宽,我好话歹话都说尽了,给你赔礼道歉又许下承诺,你却一点情面不讲,非要跟我闹到这个地步是吗?”
“好,你别后悔就行!”
我没有再回应。
她的声音很快被风声和我的喘息声淹没。
沈向晚也有她的骄傲。
话说到了这份上,已经是她的极限。
可那也无法弥补她对我造成的、不可挽回的伤害。
我早就决心不再原谅她了。
也不会接受她那份居高临下的、所谓的关照。
我宁可当一辈子农民,也不会向她和她所代表的那个圈子低头。
今晚梁远洲和他那些朋友鄙夷的目光,我不想再看见第二次。
7归途绝望
回到北京的过程,是我一生中最漫长的旅程。
绿皮火车上挤满了南来北往的人,空气中混杂着汗水、烟草和劣质食品的味道。
我蜷缩在硬座的角落里,心急如焚,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窗外的景色缓慢倒退。
三天三夜的煎熬后,我终于回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大杂院。
然而,迎接我的,不是病危的父亲,而是门上一把冰冷的铁锁。
邻居张大妈看到我,惊讶地张大了嘴,随即叹着气告诉我,就在昨天,我父亲没撑住,已经走了。
我母亲和弟妹,被我舅舅接去了天津老家,为父亲办理后事。
我呆立在自家门口,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,最后眼前一黑,彻底失去了知觉。
我醒来时,发现自己躺在张大妈家那张硬邦邦的木板床上。
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,在布满裂纹的墙壁上投下昏黄的光斑。
张大妈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走进来,眼圈红红的。
“阿宽,你可算醒了。快,吃点东西垫垫肚子。”
我没有胃口,支撑着坐起来,声音沙哑得不像自己的:“张大妈,我爸他……”
张大妈把碗塞到我手里,别过头去擦了擦眼角:“你爸……走的时候很安详。就是一直念叨着你,没能见上你最后一面……”
我的心像是被生生撕开一道口子,痛得无法呼吸。
都是我,如果我没有被沈向晚欺骗,如果我能第一批回城,就能坐上直达专列,或许……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。
悔恨和自责像毒蛇一样啃噬着我的五脏六腑。
我再也忍不住,将脸埋在粗糙的被子里,发出了压抑的、野兽般的呜咽。
那一夜,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度过的。
第二天一早,我告别了张大妈,踏上了去天津的火车。
在舅舅家,我见到了形容枯槁的母亲和眼神怯怯的弟妹。
母亲看到我,没有责骂,只是抱着我失声痛哭。
在父亲简陋的灵堂前,我长跪不起,任由泪水流干。
我发誓,从今往后,这个家由我来扛。
处理完父亲的后事,我带着母亲和弟妹回到了北京。
生活的重担猝不及防地压在了我这个尚未成年的肩膀上。
然而,更大的难题接踵而至——武装部的征兵通知书,已经寄到了街道办事处。
这已经是组织体恤下的最后宽容。
按照规定,我必须在三天内去报到。
一边是破碎的家庭,嗷嗷待哺的弟妹;一边是已经板上钉钉的军旅生涯。
我陷入了两难的绝境。
母亲看出了我的愁苦,她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十岁,花白的头发又多了几缕。
她拉着我的手,颤抖着说:“阿宽,要不……咱不当这个兵了吧。
想知道一别两宽,此情向晚&梁知青小说完结版最后的结局吗?小编提供的一别两宽,此情向晚&梁知青完整版阅读不容错过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