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寡第二天,我决定偷个崽的主角是甄玉蘅谢从谨,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现代言情小说,由作者甄玉蘅编写,这本书妙语连珠,妙笔生花,守寡第二天,我决定偷个崽的主要内容是:她倒在床上,浑身没劲儿。国公爷和国公夫人被簇拥着站在前头,其他小辈跟在后头站着。甄玉蘅跟着秦氏姗姗来迟,二房的二太太杨氏先凑了过来,掩唇笑道:“大嫂来得这么晚,让从谨瞧了,还以为你不欢迎他回来呢。”这话就是故意往秦氏心窝子里戳。谢从谨身为谢家庶长孙,这些年之所以一直待在边关,不得回京,就是秦氏一直压着。
《守寡第二天,我决定偷个崽》精彩章节试读
她倒在床上,浑身没劲儿。
国公爷和国公夫人被簇拥着站在前头,其他小辈跟在后头站着。
甄玉蘅跟着秦氏姗姗来迟,二房的二太太杨氏先凑了过来,掩唇笑道:“大嫂来得这么晚,让从谨瞧了,还以为你不欢迎他回来呢。”
这话就是故意往秦氏心窝子里戳。
谢从谨身为谢家庶长孙,这些年之所以一直待在边关,不得回京,就是秦氏一直压着。
谢从谨的生母是谢大老爷早年间在边地外放时置办的妾室,谢大老爷回京时,他们母子本该一同回京上族谱,可秦氏死活不肯让他们母子进门,他们母子只好留在了边地生活。
现如今,秦氏不愿意也不行了。
半月前,在边关镇守的鲁王以“清君侧”之名,突然带兵j j。
皇宫里的战火烧了一日一夜后,h d换了鲁王做。
而谢从谨正是跟随鲁王从边地一路杀入宫门,为其冲锋陷阵的功臣。
昔日被遗忘在犄角旮旯里的庶子,如今摇身一变成了镇军大将军,炙手可热。
靖国公府祖上虽辉煌过,可到了这一辈青黄不接,谢家又是前朝重臣,地位敏感,此时谢从谨这位新帝跟前的红人回来了,谢家自然要打开大门欢迎。
纵使秦氏不愿意,也拦不住,毕竟上头的国公爷发话,此番谢从谨回府,全家人都得笑脸相迎。
秦氏心里不痛快极了,又不能摆在脸上,微笑着说:“从谨是我大房的人,纵使他父亲已经不在了,我也是他的嫡母,上族谱要记在我的名下,我如何不欢迎他?”
二太太阴阳怪气地说:“是啊,这下大嫂又多了个儿子,这大公子可是威风凛凛的大将军,比怀礼强多了,以后大嫂就能指着大公子养老送终了。”
秦氏最听不得别人说他儿子的不是,被气得眼睛都红了,咬牙切齿地低语:“一个下贱坯子,能风光几时?一群没眼界的,都去捧他的臭脚吧!”
甄玉蘅不语,心里却想,如果自己和秦氏关系好,她会提醒她也去捧谢从谨。
因为谢从谨会让这个国家改朝换代,坐上九五之尊的位子,受天下人朝拜。
一阵马蹄声从街边传来,朱轮华盖马车停在了国公府门口。
众人都面露喜色地过去迎接,伸长了脖子瞧那从马车上下来的人。
甄玉蘅的目光越过谢家众人,落在了那个墨衣青年身上。
如她记忆中的一般,谢从谨和谢怀礼长得有几分相像。
尤其是眉眼,斜飞的剑眉乌黑浓密,眼眸深邃明亮,微微上挑,和谢怀礼如出一辙。
血缘真是奇妙,她想,这两兄弟的孩子肯定也会长得很像。
她的丈夫已经死了,但是她需要一个孩子傍身啊……
挺拔俊朗的男人行至她面前,较高的身量打下一层阴影将她笼罩。
她像其他人一样扮出虚伪的笑容,扬声道:“欢迎大哥回府。”
男人扫她一眼,眼神冷漠凌厉。
墨色衣角擦过她的手背,谢从谨从她面前走过。
谢从谨回府第一件事,就是开宗祠,上族谱。
先前他们母子没有上族谱,不只有秦氏阻挠,国公爷夫妇也是不愿意的,只因谢从谨的生母原是歌伎,谢家这样的门户是绝不愿意让这样出身的女子入家门的。
可今时不同往日,谢从谨有从龙之功在身,身份高贵,谢家巴不得他认祖归宗。
说起来谢从谨如今这么风光,大可不必非要回谢家,如此安排其中也有圣上的意思。
新帝刚登基,希望谢从谨能回归本家,好同谢家等前朝旧臣联络感情。
在众人的注视下,谢从谨将生母的牌位摆在了祠堂的香案上,上了三炷香。
谢家人表情都有些微妙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却无人敢说一句话。
而谢从谨自始至终沉默着,孑然立于众人面前,身姿挺拔冷傲,像是不屑同谢家人沾染半分关系。
族老在族谱上落笔,写下谢从谨母子的名字,甄玉蘅瞥见秦氏攥紧了手帕,鼻孔微微翕张。
不用想便知秦氏此时是多么不甘与愤怒,而反观谢从谨。
男人面上仍旧冷着,不见丝毫波澜,眉眼平静地低垂着,却透着一股肃杀之气。
除了眉眼,谢从谨的其他地方与谢怀礼是很不同的。
谢怀礼更清秀些,肤色自,而谢从谨的脸庞线条硬朗,在边关风吹日晒多年,皮肤也养成了麦色。
甄玉蘅不禁联想到他在边地的战场上浴血杀敌的模样,孤身一人在外打拼多年,吃尽了苦头才有了今日的风光,若非不得已,想必他也不会回谢家。
从祠堂里出来,国公爷乐呵呵地将谢从谨叫走说话。
二太太领着其他人去忙着张罗晚膳,为谢从谨接风洗尘,秦氏和甄玉蘅婆媳二人则被国公夫人叫到屋里。
老太太年逾五十,精神矍铄,端坐在圈椅里,手捻着佛珠。
“大郎如今回来了,族谱也上了,从前的事就别耿耿于怀了。你这做嫡母的,要好好待他,莫要落了闲话。”
秦氏勉强笑着应是,心里却来气。
当初不肯让谢从谨母子进门的又不是她一人,那时新婚不久谢大老爷就去外放,两年后领着一大一小要进门,那就是把她的脸往地上踩。
公婆分明也瞧不上那女子,现在说的好像都是她在斤斤计较一样。
“母亲放心,我拎得清。这孩子这么有出息,我也巴不得他回来给咱谢家添光呢。我方才还挑了个伶俐的丫鬟,打算拨去他院里当个通房呢。”
老太太点头,“他在外头吃了不少苦,如今立了功业,也回家了,身边却还没个知冷知热的人,说起来不像话。这孩子现在本事大了,好多事咱们做不得他的主,也只有在这些事上多上点心。你看着办就是。”
老太太抿了口茶,又说:“怀礼出去玩耍也有些日子了,老大不小的人了,还是整日只知道玩乐可不行,不然都被大郎给比下去了。若是不急着立业,也该抓紧点子嗣。我就盼着抱重孙呢。”
老太太将目光落在甄玉蘅身上,眼底带着点冷色,“谢家肯容你,是你的福气。你呀,若是能为怀礼诞下一儿半女,也算是有功了。”
甄玉蘅一副乖巧的样子,点头应是。
要想在谢家站稳,她当然得有个孩子。
只要是从她肚子里生出来的,那便是谢怀礼的孩子。
第3章
从老太太房里出来,秦氏就嘱咐甄玉蘅尽快把那通房丫鬟送到谢从谨房里去。
甄玉蘅应下,回屋后,把雪青叫了过来。
她打量着雪青,五官不像她,但脸型和身形很像,若是晚上不仔细看,绝对分不清。
“到了大公子院里,知道该怎么做吗?”
雪青抬头看了她一眼,两手直抖,结结巴巴地说:“自日奴婢照常干活,晚上到房里伺候时,偷偷……换人,奴婢在外头守着,二奶奶进去……”
甄玉蘅手指捏着她的卖身契,在她耳边低声道:“至多两三个月,等事成之后,我送你出府,许你百两银。”
雪青听到她的承诺,定了定心神,重重地点头。
甄玉蘅轻拍她的脸颊,声音柔美婉转,脸上的笑却渗着寒意:“机灵点,若是坏了我的事,你得比我先死。”
雪青连连应是。
“去换身衣裳,待会跟我去见大公子。”
待雪青出去,甄玉蘅坐在镜前梳妆。
晓兰站在她身后,神色复杂,低声说:“二奶奶,你真的想好了?万一被人发现,那真是要命的事!”
晓兰原是她奶娘的女儿,后来她家败落了,晓兰也依旧陪在她身边,二人情同姐妹。
知道晓兰担心,甄玉蘅拍拍她的手背:“只要谨慎些,无碍的。你也看见我在府里的境遇了,现在谢怀礼死了,我膝下没有孩子,以后我只会更艰难。”
“趁着谢怀礼的死讯还没有传回来,我尽快怀上一个孩子,就说是新婚夜怀上的,能蒙混过去的。这孩子只要生下来,就是的大房嫡长孙,名正言顺的继承人,以后家业都在我们母子手里。而且老太太她们最疼爱谢怀礼,一定会十分看重他的遗腹子。”
晓兰听这些,只觉心疼,“那又为什么去找大公子呢?他看着可不是什么善茬。”
“他和谢怀礼是异母兄弟,长得相像,将来孩子的长相不会被人怀疑。”
甄玉蘅淡笑了下,其实除了这一点,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缘由。
谢从谨日后会成为一代帝王,若是攀不上这高枝,她好歹还有国公府的家业。若是能攀上,来日自有无限尊荣。
“这样的算计是可恶了些,但是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。”
铜镜里映出甄玉蘅的面容,她望着自己那双眼,目光沉静似水。
从前谢从谨连这国公府的门都进不得,如今谢家专腾出了最宽敞的院子给谢从谨住。
飞叶一边打扫,一边嘟囔:“这院子也太小了,哪儿有圣上赐的宅子住得舒坦?公子,咱们什么时候搬回去?”
卫风接话道:“公子搬回谢家住,是圣上的意思,为的就是做人给看,让人知道新朝包容旧臣,哪儿能你说搬回去就搬回去?”
飞叶撇撇嘴:“可是在这儿也太委屈公子了。若非圣上安排,若非公子的母亲遗愿是要一个名分,才不稀罕回这谢家。”
“昔日谢家人不肯认他们母子,任他们在外自生自灭,不闻不问,今日将公子身上有利可图,就又来讨好,真是讨厌。那一帮人表面上看着热情,其实根本没把公子当自家人。”
飞叶话多,他一说完,卫风就皱眉,给他使个眼色。
飞叶反应过来,怕自己的话让谢从谨听了难受,往谢从谨的方向看了眼。
谢从谨倚在圈椅里,单手撑额,眉目冷淡,只是提醒道:“在这儿都警醒着点,别被钻了空子。”
飞叶连连点头,“他们那些人都不怀好意,可得防着些,绝不能让豺狼虎豹近公子的身。”
话音刚落,门外传来脚步声。
谢从谨看过去,一个粉色的身影立在门口,头上挽了妇人髻,面庞却是嫩生生的,杏脸桃腮,粉面含春。
她脸上带着甜得发腻的笑容,一双秋水盈盈的眼眸朝他望过来。
入府时已见过了,她是谢怀礼的妻,他该唤弟妹的。
他对这府上的人没有好感,包括眼前这女子,一道冰冷的目光投过去,不言不语。
甄玉蘅对上他那眼睛,唤了一声大哥。
谢从谨不搭理她,坐在那里,用那种看死物的眼神在她身上刮来刮去。
旁边还有两个侍卫也是凶巴巴的,一脸不善。
前世谢从谨虽然也是这个时候回了府,不过他也就头几个月住在国公府,装装样子,后来懒得装了,就搬到自己的宅子里去了。
所以她和此人其实没有什么交集,只知道他不好惹,后来谢家被抄家,是他亲自安排的。
甄玉蘅心里只想着自己是死过一次的人的,不该怕他,从容地说:“我平常帮着母亲管家,大哥刚搬回来,想必还不习惯,若是有什么缺的,尽管跟我提,我让人安排。”
谢从谨直截了当地问她:“弟妹觉得我缺什么?”
甄玉蘅看了眼身后的雪青,示意她上前,“老太太和母亲怕大哥身边的人不够伺候,特意拨了人给大哥做通房丫鬟。”
谢从谨没看一眼,冷冷道:“不需要。”
“都是长辈的一番好意,人是精挑细选的,很伶俐的。雪青,去给大公子见礼。”
甄玉蘅轻推了雪青一下,雪青迈步朝谢从谨走去。
一只脚刚跨进屋,“刷”的一声,飞叶拔剑,泛着冷芒的剑尖直指雪青眉心。
雪青吓得惊声尖叫,跌坐在地上。
甄玉蘅也是浑身一抖,惊愕地看向屋里的男人。
他姿态闲散舒展地靠着圈椅,周身散发着无声的压迫,不说一句话便让人胆寒。
甄玉蘅还真没见过一言不合就拔剑相向的,心口狂跳不止,她硬着头皮说:“大哥息怒,在府里动刀动枪的,不好。”
谢从谨缓缓起身,顶着一张冷脸说:“我身边的人够用,若是多了,只能杀了。”
雪青顿时抖若筛糠,惊恐地看向甄玉蘅。
谢从谨漠然绕开她们二人,迈步出了屋子,朝书房走去。
果然如前世那般,谢从谨根本不肯收人,但雪青若不能留下,她的算盘可就彻底打不响了。
第4章
甄玉蘅大着胆子追上去,跟在后面说:“长辈也是关心大哥,才有所安排。从前是谢家亏欠你,现在府里上下都想同你修好,虽然你未必需要这亲戚关系,却也没必要同家里都处成仇人。”
“如今众人都上赶着巴结,大哥纵然看不上,多少也给点眼色,凡事留一线,他日好相见。毕竟打断骨头连着筋。”
谢从谨大步走着,身后的人紧紧跟着,嘴巴叭叭说个不停,他不耐地走进书房,转身便要将人关在外头。
甄玉蘅见状一着急便将手伸进门缝里。
“嘶——”
手掌被狠狠一夹,甄玉蘅倒吸一口凉气。
谢从谨蹙眉,又将房门打开些。
柔荑般细自的手被夹出一道红痕,甄玉蘅顾不上管,透过门缝对谢从谨说:“纵使他们对你有利所图,可你回谢家本就是两利的事,住在一个屋檐下,何必把关系闹得太僵?”
她仰着脸,又叽里呱啦说了一堆。
谢从谨盯着门外那双水盈盈的桃花眸,半晌不语。
甄玉蘅被他看得后背发凉,下意识往后缩,可还不等她后退一步,手腕突然被攥住。
谢从谨一拉,将她拉进书房。
她一只脚跨进门槛,堪堪站稳,抬起眼,男人冷峻的面孔逼近。
“他们有利所图,你这么卖力,又是图我什么?”
不过一寸之隔,二人鼻息交缠在一起。
男人那双深邃幽黑的眼眸锁视着她,像是要把她看穿。
她侧过脸说:“我一个小女子能图什么?无非是长辈盼着家里和睦,我帮着长辈分忧罢了。”
“雪青不过是个丫鬟,大哥看得上就使唤,看不上就当她是个摆设,添不了什么麻烦。”
谢从谨盯着眼前的人,她耳根浮起了红晕,两只眼睛正不停地扑闪着。
身上不知用了什么香,甜丝丝的,扰得他心烦。
他往后避了些,冷冷道:“我虽然没福分长在你们这高门大户,却也知道通房丫鬟是什么,要贴身伺候,陪主子行房,我如何当她是个摆设?”
手腕还被他抓着,挣也挣不开,甄玉蘅有些不高兴地斜眼瞧着他:“大哥孔武有力,若是不愿,她又怎么能近得了你的身?”
谢从谨垂眸看了眼二人近在咫尺的距离,蹙眉松开了手。
甄玉蘅揉揉自己的手腕,继续道:“京中子弟,大多屋里都有几个通房,今日这个不要,明日老太太和二房那里也会往这儿塞人的。”